
2020關在家無聊炸?我用6個技巧趁疫情修的人際關係
內容目錄
前言
疫情下的新加坡從剛開始的確診病例增加
到後來的工人確診人數一躍成為東南亞確診人數最高的國家
困在家不能做什麽?
我趁疫情在家主修久違的人際關係
懶人指標:每個人都該修的人際學分
虛擬世界成為避風港
螢幕突然跳出「嘿!飯好了可以吃了」
就因為這句話,我開始思考甚至感到擔憂人的未來
你可以說我多疑,但你有想過人類的行為在短短10年的轉變嗎?
從媽媽叫吃飯喊到生氣什麼時候成了簡訊通知?
Facebook的存在是為了讓世界更開放、更緊密連結
但使用臉書的你下線後你多常覺得很孤寂
我曾聽過最悲哀的例子就是一家人吃飯,全家都戴著耳機,爸爸叫媽媽付錢但媽媽沒聽到,當一家人直直走出餐廳店家突然攔著這家人要求他們付錢,爸爸很生氣的質問:我老婆已經付了啊?! 旁邊的老婆說:沒有啊!
我們好像比較喜歡虛擬世界中的自己
當你感到開心感到難過,一張照片一段文字就成了我們24小時的縮寫
電子世界成了我們的人生導師,心靈輔導,心情垃圾桶
但,即時的觀眾,有幾個人知道你發生什麼事嗎?
下線後,我們好像更失落了
客製化?
任何貼文,任何動態,任何訊息我們都可以編輯
甚至連不喜歡的人我們都可以選擇不刪好友但不看到對方的貼文
如果你比較喜歡社群媒體上的自己,我一點都不怪你
誰不喜歡自己的人生版面只有快樂的事情,畢竟你可以盡情揮,甚至不喜歡的留言都可以刪除
但,我需要你問自己一個問題
那你可以客製化自己的人生全照你的意思過?
事實是,虛擬世界裡我們可以盡情逃避自己不想要的
但當回到現實世界,問題終究沒解決
而當面對面的聊天,你必須接受對方的不同觀點,面對你的意見不被重視
甚至,對方連你這個人都不喜歡
社群媒體的客製化正在一點一滴削弱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健康心態
別讓身體在一起但精神上出走
我很喜歡的演講者兼作者Simon Sinek曾經說過:如果我和朋友出去,我會選擇把手機放在家裡,因為我想享受談話的當下
我承認,我超常在聚會的時候精神遊走,就像毒癮一般的手癢去觸碰螢幕
我想對一般人來說,手機放在家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查路線,叫車,付款這些功能都能利用手機做到
但,我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自學的就是享受那雜亂無章的人際溝通
放下手機,對旁邊的周遭留點心你絕對會發現別人的習慣和喜好
別讓電子聯結代替對話
Sherry Turkle 的TED talk 裡面提到知名節目主持人曾問她
那些隻言片語的訊息和我們發布的貼文,不都會總結成為一段真實的對話嗎?
如果你有久違的家人是你的臉書朋友,你就知道那些聊過的私訊和貼文根本構不成你對這個人的瞭解度
No filter的面對面交流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雜亂無章的、有趣的、無聊的、令人振奮的
因為沒有規則可言,所以也更難捉摸
它需要表達更需要聆聽
一項研究指出一台會承認犯錯誤的AI機器人擺在三人小組的團體內進行測試,和一台不會犯錯的AI機器人放在三人研究小組內
被分配到會犯錯誤的機器人小組參與者能夠較放鬆的進行良好溝通
這證實了呈現不完美的自己反倒更能讓溝通者更自在的表達並進行交流
而不完美的呈現讓我們間接更了解自己的真實感受,更讓我們瞭解對方的真實面貌

我們充滿想說的話卻沒人想聽
當你發布你覺得的滿意的描述和修好的照片,社群媒體就會立刻為你帶來觀眾
發現了嗎?我們都很喜歡說話
我們都不喜歡傾聽,於是說話的人變多傾聽的人變少
就這樣人和人之間開始疏遠,因為沒人聽你說
我們都喜歡知道如何說話,把話說的漂亮成了一種社交藝術
那聆聽呢?
聆聽和說話需要完美的平衡點才得以稱為溝通
就因為社群網站提供發洩的管道,不代表有人會聆聽你真實的想法
因為大家都忙著「說話」
虛擬世界掌控權的三大假象
- 我們將自己的注意力選擇性的忽略或注意自己想知道的話題
- 立即的曝光度和觀眾
- 在網路世界中永遠都不孤單
就像之前提過的,搜尋引擎會根據你的喜好,使用者自行客製化一切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版面都被娛樂新聞佔據了,這只是搜尋引擎根據你先前的使用喜好喂給你的資訊
這對一個使用者來說,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喜歡的事情上是享受,但這將造成你和現實世界非常大的斷層
立即的曝光度,將間接造成失去耐心去等待一段有意義的對話或互動
網絡上永遠都有人在,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因為我們投資在錯誤的對象上,導致我們的孤寂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我用6個技巧趁疫情修的人際關係
我不是一直都很會溝通
甚至可以說我的信任問題讓我比常人更難捉摸
但,我厭倦人和人之間只能用訊息聯絡才能產生的共鳴感
所以我問自己:我的溝通只侷限於高科技產品裡的世界嗎?
- 用食物創造話題:因為新加坡政府下令有一段時間內點心類的商家都不能用實體店面營運,包括珍珠奶茶,於是我點外送服務並順便請室友,久而久之,他們發現我有共同的喜好在自己叫外送時也會自動請我喝飲料
- 用打招呼認知到別人的存在: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很累,下班後就只會擺張臭臉從別人面前晃過然後消失在房間裡;但我不想只是這樣,如果要讓別人跟我說話,不如我主動開口去認知別人的存在感,於是我開始習慣性的打招呼用問句開啟有意義的聊天:今天你的工作怎樣?或是不經意的說出你的想法讓對方接話都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 利用每個需要溝通的機會:當我看到別人在廚房煮飯我會主動問咦你在煮什麼?我的室友(兼家人)都是愛煮飯的人,所以聊到食物他們總能津津樂道
- 讓你的不完美展現你的個人特色:用你的不完美和小牢騷成為展現不完美的一面,讓對方覺得你也有弱點藉此他們也會因為你的弱點找到人和人之間的共通性
- 持續性的重複:有耐心的等待結果,別總是想著一蹴而就

總結:
佛祖曾說:如果你開口,你就不是在學習
當你忙著說話,你就不會聽見別人的想法
溝通是瞭解自己的一種直接的方式
在溝通裡你沒辦法塗塗改改,也沒辦法刪除重來
在最真實的反應裡學習自己的觀點,在溝通時仔細聆聽別人的感受
你總能學到些東西
網絡只是加速世界的便利,並不能取代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有都忙著埋在手機裡,請你想想如果在臨終前你想被陪伴的是人還是高科技